(更新)关于12月下旬部分时间段/教室研究生课程调课通知
各学院(系): 为配合学校工作,部分时间段2020-2021学年秋冬学期课程上课时间、地点安排需进行调整,请相关院系及时调整相关时间段及教室的研究生课程,并做好调课通知工作。 具体时间段/及教室清单详见附件。 研究生院 2020年12月15日 附件下载 1、 12月下旬部分时间段、教室调课清单.xlsx
各学院(系): 为配合学校工作,部分时间段2020-2021学年秋冬学期课程上课时间、地点安排需进行调整,请相关院系及时调整相关时间段及教室的研究生课程,并做好调课通知工作。 具体时间段/及教室清单详见附件。 研究生院 2020年12月15日 附件下载 1、 12月下旬部分时间段、教室调课清单.xlsx
各学部、学院(系),有关单位: 研究生院于2020年11月组织专家对第三批浙江大学研究生素养与能力培养型课程建设项目进行了中期考核,共有15个项目考核合格,现公布如下。明年年初将发布资助经费预算制定及下拨通知,敬请关注。 序号 课程名称 开课学院(系) 课程负责人 1 互联网与法学 光华法学院 高艳东 2 体育、营养和健康 教育学院 温煦 3 日本传统文化鉴赏 人文学院 王春 4 学科交叉型语言应用与研究 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 乐明 5 生态修复工程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徐礼根 6 国石鉴赏与文化传播 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卢小雁 7 海洋历史与文化 海洋学院 冯雪皓 8 计算流体力学 海洋学院 赵西增 9 压力管理能力建设 心理与行为科学系 陈树林 10 歌唱艺术 公共体育与艺术部 李智巧 11 民族传统体育Ⅰ 公共体育与艺术部 吴剑 12 高尔夫球 公共体育与艺术部 楼恒阳 13 攀岩 公共体育与艺术部 刘明 14 拳术 公共体育与艺术部 朱莉 15 西方音乐艺术 公共体育与艺术部 徐浩
各院(系)研究生科、各项目负责人: 2019年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项目验收及校级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评选答辩会安排在12月11日上午在研究生教育综合大楼813会议室进行,各项目具体答辩时间安排详见附件。 结题验收采用现场答辩的方式,每个项目答辩总时长不超过10分钟,包括项目汇报不超过7分钟(PPT汇报四分钟以内+课堂演示视频片段播放)、专家提问3分钟。答辩主要就项目验收表中的有关内容作展开说明。 如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研究生培养处,88981406,yingmj@zju.edu.cn)。 研究生培养处 2020年12月7日 附件下载 1、 (更新)附件:2019年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项目验收及校级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评选答辩安排.xlsx
各学院(系)、各位老师: 为协助做好2020年省优秀研究生课程申报立项和2019年立项建设课程验收工作,请申报教师(团队)按照原通知要求,于2020年12月7日前,将申报材料报送研究生院汇总。 详细通知请见附件《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20年优秀研究生课程立项申报和2019年立项课程验收的通知》。 课程立项所需要提交材料: 1.课程申报书(附件2)电子版、纸质版一式三份; 2.课程立项建设汇总表(附件3)电子版;纸质版一式一份; 课程验收需提交材料: 1.课程验收总结报告(附件5)电子版、纸质版一式三份; 2.申请验收课程汇总表(附件6)电子版、纸质版一式一份; 3.每门课程准备1个U盘,内容包括:该课程全部视频资料,线上线下相结合类型课程课补充提交课程开课情况的汇报(PPT形式) 材料报送截止时间:12月7日17:30; 纸质材料请递交研究生培养处(研究生教育综合楼812-2);电子材料请发至yjsy_pyc@zju.edu.cn。 附件下载 1、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20年优秀研究生课程立项申报和2019年立项课程验收的通知.pdf 2、 附件1:2020年研究生课程建设申报指南.docx 3、 附件2:课程立项建设申报书.doc 4、 附件3:2020年立项建设课程汇总表.xlsx 5、 附件4:2019年立项建设浙江省优秀研究生课程名单.docx 6、 附件5:立项建设课程验收总结报告.doc 7、 附件6:申请验收课程汇总表.xlsx 8、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19年省优秀研究生课程立项建设和认定工作的通知.doc
课程学习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备环节,在研究生成长成才中具有全面、综合和基础性作用。研究生教材质量对于保障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起到基础性作用。为贯彻落实《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教材〔2019〕3号)、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教研〔2020〕9号)文件精神,加强我校研究生教材建设,学校决定开展2020年校级研究生教材立项建设工作。请各学院(系)高度重视,按照《浙江大学教材管理办法》(浙大发本〔2020〕42 号)要求,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建设特点,参照教育部发布的《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全面统筹规划本单位的教材建设,精心组织本次教材申报推荐工作。现将具体要求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 1.本次申报对象包括研究生层次计划新编教材和计划修订教材,原则上应对应我校研究生培养方案内课程。 2.重点支持研究生核心课程教材(参照《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基础性专业性通用性课程配套教材、以及反映我校教育教学改革成果、课程思政建设成果和体现学科专业优势的系列教材。 3.支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多种介质综合运用、表现力丰富的新形态教材,每本教材需配备相关教学课件,可用于线上、线下教学。 二、申报条件 1.项目负责人须为申报教材的主编或第一主编,具有我校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正高/副高),在本学科有深入研究和较高造诣,在相关教材或学科教学方面取得有影响的研究成果,熟悉教材编写工作,有丰富的教材编写经验。鼓励院士和教学名师组织编写团队申报。 2.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体现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中国和中华民族风格,体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体现国家和民族基本价值观,体现人类文化知识积累和创新成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3.充分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注重及时体现学科行业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反映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能够满足教学需要,结构严谨、逻辑性强、体系完备,体现创新性和学科特色。 三、申报材料 1. 申报计划新编教材,须提供以下材料(一式3份) : (1)申报书(附件1,至少一份为盖章原件); (2)编写大纲; (3)至少两个章节的样章; (4)讲义等相关教学材料(选择性提供)。 2. 申报计划修订教材,须提供以下材料(一式3份) : (1)申报书(附件1,至少一份为盖章原件); (2)修订说明; (3)修订大纲; (4)原教材(2本即可); (5)因特殊原因更换主编的须附原教材主编授权委托书(1份即可)。 四、申报流程 1. 申报教师向所在学院(系)提交上述申请材料,不接受教师单独向研究生院申报。 2. 学院(系)党委对教材选题、编写人员进行政治审查,学院(系)对申请材料进行学术审查。 3. 学院(系)将签字盖章的申报材料和盖章的汇总表(附件2,一式1份)提交至研究生院(紫金港校区研究生教育综合楼812-2),电子版发送至yjsy_pyc@zju.edu.cn。 4. 提交学校申报材料时间:2020年12月10日17:30前 五、其他 1. 学校将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择优立项。 2. 本次立项教材的最终出版期限为2021年12月31日,出版单位建议选择本领域影响力较大的出版社。逾期取消校级项目资格,不再支持项目经费。 3. 本次立项经费主要用于出版费、数字化资源制作费,经费报销按照学校计财处规定的要求和期限执行,具体由项目负责人负责、所在学院(系)审核。 4. 教育部将在四年一度的全国优秀教材评选工作中,将研究生教材在高等教育类教材中单列进行申报和评选。本次立项建设出版的优秀研究生教材学校将优先推荐参评。 联系方式:88981406;yjsy_pyc@zju.edu.cn。 附件下载 1、 附件1:浙江大学研究生教材建设项目申报表.doc 2、 (更新)附件2:2020年浙江大学研究生教材建设立项申报汇总表.xlsx
各学院(系),各位研究生,相关本科生、进修生: 研究生课程冬季补退选将于11月23日上午9:00—12月4日上午11:00。 现将相关注意事项通知如下: 1. 补(退)选期间可以补(退)选冬季学期课程(不含秋冬连上课程)。所有课程无需经过选课处理,有容量的课程即选即中,没有容量的课程可先候补,等有人退出后按候补志愿先后依次选入。由于部分课程容量有限需要候补,已提交候选意向的课程学生可先上课,以保证课程修读的完整性。 2. 补(退)课由学生直接在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中操作,各学院(系)研究生科及研究生培养处不直接办理补(退)课手续。 3. 12月4日11:00-17:00各学院(系)和研究生院处理和备份补(退)选课数据。 6. 12月4日17:00后,请选课研究生务必在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查询确认本人冬季学期的最终选课结果。 7.另有部分课程信息调整如下: ①冬学期023、024班《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任课老师调整为李哲罕老师; ②冬学期019、020班《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任课老师调整为陈勃杭老师; ③《歌唱艺术》等公共素质课冬学期尚有余量,研究生可正常选课。 研究生培养处 2020年11月20日
各学院(系)、项目负责人: 为进一步推动我校课程思政建设,及时总结“课程思政”建设项目改革成效,着力打造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根据《关于开展2019年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研究生院决定开展浙江大学2019年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项目结题验收工作,并评选出若干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现就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验收对象 2019年度立项的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项目(附件1) 二、示范课程评选对象 1. 2019年度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项目(验收结果为优秀的项目即认定为示范课程) 2.2018年度研究生“课程思政”试点建设项目和主讲教师自主开展的课程思政建设项目,由学院(系)推荐参评 二、验收/评选时间及地点 时间:预计12月上旬举行。 地点:紫金港校区(具体时间地点待通知) 三、验收/评选形式 1. 2019年度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项目提交项目验收表(附件2)和实施课程思政的典型课堂教学演示视频;其他申报项目提交示范课程申报表(附件3)和实施课程思政的典型课堂教学演示视频(课堂视频片段重点展示一个思政育人典型案例的实际授课情况。已在课堂上录像的,建议剪辑时长3分钟左右的片段;如未在课堂上拍摄的,请自行拍摄三分钟示范小片段); 2.结题验收和评选都采用现场答辩的方式,每个项目答辩总时长共10分钟,包括项目汇报7分钟(PPT汇报+课堂演示视频片段播放)、专家提问3分钟。答辩主要就项目验收表/示范课程申报表中的有关内容作展开说明。 3.答辩由项目负责人参加,若确有特殊情况,允许其他教师代为答辩。不参加答辩的项目视为验收不通过。 四、材料提交时间 以上相关材料(验收/申报表一式两份、视频),请于12月2日17:00前交至研究生院812-2,电子材料发发送信息表(附件3)至yjsy_pyc@zju.edu.cn。 联系电话:88981406 联系人:应梦佳、刘多 研究生院 2020年11月18日 附件下载 1、 2019年浙江大学研究生课程思政立项建设项目.pdf 2、 浙江大学2019年研究生课程思政项目验收表.doc 3、 浙江大学研究生课程思政校级示范课程申报表.doc
有关学院(系)、各项目建设负责人: 第三批浙江大学素养与能力培养型课程建设项目中期考核现场答辩安排于11月12日下午进行,各项目中期考核答辩时间段安排请见附件,请相关学院(系)老师通知各项目建设负责人。 请有关项目建设负责人提前准备好答辩PPT,在具体答辩时间开始前15分钟提前到位,每个项目答辩总时间为8分钟(陈述时间不超过5分钟)。 因涉及部分老师上课时间与答辩总体时间冲突,答辩会整体时间往后调整一个小时。如造成不便,敬请谅解! 如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研究生培养处,88981406)。 研究生培养处 2020年11月6日 附件下载 1、 (更新)附件:2020年第三批浙江大学素养与能力培养型课程项目中期考核答辩会安排.xlsx
各学院(系)研究生科老师,全体研究生: 2020-2021学年秋季学期研究生课程期末考试定于2020年11月16—20日期间进行,考试周停课。为确保期末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考试每天安排四场次,时间安排如下:8:00-10:00、10:30-12:30、14:00-16:00、18:30-20:30。 考试周期间,原先由学校安排的上课教室一律收回,由本科生院教务处统一安排考试。 全校性公共课程考试由研究生培养处统一安排,具体时间请见浙江大学研究生2020-2021学年秋季学期公共选修课考试安排表(附件一);学院(系)专业课程考试由各学院(系)研究生科于2020年10月27日前录入“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 根据浙江大学研究生教学管理实施细则(2017年修订) 第二十七条,所有任课教师和命题人员都应严格遵守试题保密的有关规定,不得以任何方式泄漏试题。试题应有适当的题量和难度,研究生的课堂考试时间一般为120分钟。 为确保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要求各监考教师提前15分钟到场,考试过程中严格执行“浙江大学监考人员职责”和“浙江大学学生考试纪律”(浙大发[2000]53号),考后认真填写“2020-2021学年秋季学期研究生期末考试情况检查表”(附件二)。考试周期间实行校、院(系)两级巡考,校级巡考由研究生培养处安排,负责全校所有研究生课程考试的巡考工作;院(系)级巡考由各学院(系)主管教学领导和教学管理人员组成,负责本学院研究生专业课程考试的巡考工作。 研究生培养处 2020年10月20日 附件下载 1、 附件一:2020-2021学年秋学期研究生公共课考试安排.xls 2、 附件二:2020-2021学年秋学期研究生期末考试情况检查表.doc
各位研究生: 2020—2021学年秋学期研究生英语基础技能课程考试(以下简称机考)安排在2020年11月16日-11月19日进行,现将有关网上报名考试事宜通知如下。 1、自2017—2018学年秋冬学期开始学校对研究生学位英语课程做了调整,详情见:关于研究生学位英语课程教学调整的通知。机考即0500008研究生英语基础技能(1学分),合格标准为百分制记分60分及以上。已获得0500006研究生英语水平测试课程合格成绩的研究生不必再参加机考。 2、研究生英语基础技能课程不安排日常教学,采用计算机考试方式,一年安排四次,一般安排在每个学期第7周的周末;如遇国家法定假日或考试场地冲突,可能提前或推迟,以当次网上通知为准。研究生在研究生院公布的网上报名考试时间段内自主选择考场。 3、考虑到春夏学期因疫情原因可能有部分同学没有选考,本次机考大幅增加了考试场次,预计安排75场次(舟山校区另行安排),考场安排在紫金港校区东六323、324等教室。考场将视考生网上报名情况陆续开放。网上报名时间为2020年11月2日9:00至11月6日9:00,需要参加本次考试的研究生务必在此期间选定考场,逾期视为放弃本次考试。机考报名咨询电话:88206921(请工作日上班时间拨打)。 4、机考时间为80分钟(其中听力部分20分钟,其余部分60分钟)。各部分考试题型分数分布如下:听力15分(听力选择9题,短文2篇6题;1分/题。),词汇30分(20题,1.5分/题。),阅读40分(4篇20题,2分/题。),完形填空15分(1篇15题,1分/题。)。 5、网上选择机考考场按如下操作:进入研究生院主页管理系统——“系统登录”——“培养”——“我的课程”——“机考报名”栏进行考场选择操作;申请考场后如需要更换考场,请在“已选场次”处删除原来已申请的考场,再重新选择考场。考场的选考人数达到额定容量则停止开放,如果其中有选考研究生退出,该考场的剩余容量再次开放供选择。为有效利用考试资源,最大程度满足各位同学的考试需求,如报名后不能参加考试,必须在网上报名时间内自行退选,以免浪费考试资源。系统将对报名后缺考多次的考生做报名限制。 6、进修研究生(包括同等学力申请博士学位人员、省医科院及海洋二所等校(院、所)际协议生等)若需参加机考,需在报名时间内通过进修生选课系统进行网上报名,操作路径为:登录系统——“我的课程”——“机考报名”。 7、考试时,本校研究生持学生证(或校园卡)与身份证(双证齐全)、进修生持进修证与身份证(双证齐全)在规定的时间(开考前15分钟至开考后30分钟内;开考后30分钟停止入场)进入考场。请务必带齐双证,否则不得入场考试。入场后在指定座位就座,听从监考老师的统一安排,遵守考场规则。 8、机考结束后不当场显示考试成绩,研究生英语教学组将根据各场次试卷难易程度,对相应场次的考试成绩作一一调整,希望各位考生全力应考,考出真实水平。按照研究生教学管理规定,考试成绩一般在校历考试周两周后在系统中公布,请考生自行查询。 9、特别提醒:研究生英语基础技能课程与其他课程一样,对于历史上有考试成绩不合格或缺考记录的,在研究生成绩归档时将如实记录该门课程所有历史考试成绩,在毕业成绩单打印时只打印最终成绩记录,但该记录将打上“重修”烙印。请选考研究生根据自身的英语水平适时参加该门课程的考试。 研究生培养处 二○二○年十月二十日
各学部、学院(系): 根据《关于第三批浙江大学研究生素养与能力培养型课程建设及申报的通知》和《关于浙江大学研究生素养与能力培养型课程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浙大研院〔2016〕31号),现决定对第三批浙江大学研究生素养与能力培养型课程建设项目进行中期考核。 请通知各位课程项目负责人(见附件1)完成如下工作: 1.确认2019年秋学期至2020年秋学期(含)所立项建设课程的开课情况,以及在“学在浙大”网络教学平台(http://course.zju.edu.cn/)上所立项课程的建设情况。立项资助建设的课程已开课一次及以上、并已在“学在浙大”按照要求建设课程网站的项目可以参加本次中期考核。 2.采集《浙江大学研究生素养与能力培养型课程建设效果及教学质量调查问卷》(见附件2)并汇总分析有关数据,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填写《浙江大学研究生素养与能力培养型课程建设中期考核表》(见附件3)。 3.经所属学院(系)初步考核后,将《浙江大学研究生素养与能力培养型课程建设中期考核表》(见附件3)纸质版(一式二份)、电子版(文件名为课程名称)材料,于2020年10月30日前递交至研究生培养处(联系电话: 88981406;E-mail:yjsy_pyc@zju.edu.cn )。 第三批浙江大学研究生素养与能力培养型课程建设项目中期考核拟采取现场答辩的形式,答辩拟安排于2020年秋学期第九周进行(具体答辩时间及地点另行通知),请每门课程项目建设负责人制作答辩PPT,答辩总时间为8分钟(陈述时间不超过5分钟),主要就《浙江大学研究生素养与能力培养型课程建设中期考核表》中的有关内容作展开说明。 研究生培养处 2020年10月16日 附件下载 1、 附件1:第三批浙江大学研究生素养与能力课程中期考核项目清单.xlsx 2、 附件2:浙江大学研究生素养与能力培养型课程建设效果及教学质量调查问卷.doc 3、 附件3:浙江大学研究生素养与能力培养型课程建设中期考核表.doc
各学院(系)、各有关部门: 为切实保障课程教学质量,同时鼓励高质量教学改革, 2020-2021学年秋冬学期研究生课程教学助教工作安排如下: 一、助教岗位设置原则 根据《浙江大学研究生助教工作管理办法》(浙大发本〔2019〕39 号),研究生助教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辅助力量,其工作职责包括随堂听课、组织讨论课或习题课、课堂管理或指导、课外辅导与答疑、批改作业或实验报告、参与教学准备与考核、课程网站建设、教学信息收集与分析等各类教学辅助工作。对于同时满足以下工作量的研究生助教岗位,一般认定为是一个全额岗位助教: 1.在一个长学期内全面履行了研究生助教工作职责; 2.担任 64 学时并满足相应课程类型选课人数要求的课程的研究生助教; 3.原则上,平均每周的助教工作时间不少于 10 小时。 二、助教类型 本次报送2020-2021学年秋冬学期校设研究生课程助教岗位,具体包括: 1.学校量大面广的公共学位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学位课(平台课)助教; 2.支持学校优质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项目,本次包括2020年度校级立项MOOC课程助教。 鼓励各学院(系)自筹经费设置院设助教岗位以加强支持各学院(系)专业课程。 三、津贴标准 秋冬学期单个学生合计发放不超过5000元(一个全额助教岗位), 单个学生发放不少于1000元。 四、报送及发放 1.学院(系)负责统一报送学院(系)专业课、MOOC、公共选修课助教(报送要求和报送时间以研究生培养处邮件通知为准); 2.公共学位课责任老师报送公共学位课助教(报送要求和报送时间以研究生培养处邮件通知为准); 3.学校汇总核查后,于冬学期评价结束后统一发放助教津贴。 联 系 人:应梦佳、刘多 电 话:88981406 电子邮件:yingmj@zju.edu.cn 研究生院 2020年9月29日
各学部、学院(系),有关单位: 根据《关于开展2020年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经主讲教师申请、学院(系)推荐、学校组织专家评审,现对46个项目进行研究生课程思政立项建设,公示名单如下。希望各学院(系)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对立项建设的课程积极把关,充分发挥立项建设课程的示范和引领作用,高质量地完成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任务。本次项目建设期为一年,项目建设期满后,由学校组织专家对立项项目进行验收,并对验收通过的项目予以发文认定。 序号 学院(系)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课程负责人 1 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悲剧美学研究 2323028 王杰 2 艺术与考古学院 研究生论文写作与艺术学文献基础 4002001 赵晶 3 经济学院 国际金融专题 0143063 俞洁芳 4 光华法学院 刑法学(下) 0221166 叶良芳 5 教育学院 教育科学导论 0322001 王树涛 6 管理学院 紫金.创享(创业系列大讲堂) 2009511 郑刚 7 管理学院 求是科技前沿与创新产业前瞻 2043666 王小毅 8 公共管理学院 中级保险学 2221037 张跃华 9 化学系 研究生论文写作指导 3702001 史炳锋 10 心理与行为科学系 经济心理学 0623917 何贵兵 11 心理与行为科学系 社会心理学专题 0641925 吴明证 12 机械工程学院 海洋机电装备技术 2513001 杨灿军 13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金属氢系统 0923025 陈立新 14 能源工程学院 科技创新表达 2722001 吴学成 15 电气工程学院 研究生论文写作指导—双控 1021128 于淼 16 建筑工程学院 城市形态 1211322 王卡 17 建筑工程学院 海洋岩土工程 1223317 国振 18 建筑工程学院 景观规划设计 1223297 李咏华 19 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 《工程实践》(I)、《工程实践》(II) 2841010、2841011 潘鹏举 20 海洋学院 海岸带环境与管理 3413109 杨续超 21 海洋学院 海洋管理概论 3414272 冯雪皓 22 航空航天学院 高等空气动力学 2423007 张文普 23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 微纳电子学 3111052 余辉 24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运筹学 1121331 梁军 25 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 嵌入式系统设计 1521032 周泓 26 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 医学信息学概论 1521014 吕旭东 27 生命科学学院 现代遗传学 0712049 王君晖 28 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食品仪器分析实务 1341135 陆柏益 29 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果蔬采后科学进展 1313074 茅林春 30 环境与资源学院 近代环境研究方法 1421013 刘维屏 31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生物信息学 1609603 樊龙江 32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农药学 1621028 郭逸蓉 33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农用化学品波谱分析 1623060 赵金浩 34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植物有害生物综合防控 1641047 刘银泉 35 动物科学学院 临床兽医学专题 1741008 师福山 36 动物科学学院 动物病原学实验技术 1723037 乐敏 37 医学院 现代妇产科学 1821018 吕卫国 38 医学院 医学伦理与卫生法学 1822011 王赵琛 39 医学院 内科学进展 1822009 姒建敏 40 医学院 急诊医学专题 1811023 张茂 41 医学院 传染病学专题 1811010 李兰娟 42 医学院 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 1823011 王薇 43 药学院 现代药理学进展 1913039 张翔南 44 工程师学院 工业互联网安全系统工程 6041407 徐正国 45 工程师学院 物联网信息安全技术与应用基础 6043316 孙斌 46 工程师学院 工程技术发展前沿 6041002 傅建中 研究生院 2020年9月24日